為進一步夯實統計基層基礎,提升統計專業能力,落細落實省局提出的“強基礎、增能力、再創新”,保障源頭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,中山市統計局提前謀劃、突出重點、注重實效,扎實推進統計教育培訓工作有序開展。
一是提前謀劃,開好培訓新局。認真研究部署全年培訓工作,各科室、普查中心根據本專業培訓需求提出年度培訓計劃,辦公室統籌安排制定面向有關部門、鎮街領導、鎮街統計部門、“四上”企業統計員的全年培訓工作計劃。培訓工作計劃按照有利工作、方便企業、適宜強度、突出效果為原則,從培訓內容、培訓對象和人數、培訓時間、培訓費用和培訓地點等方面進行研究制定,培訓增強統計業務培訓的計劃性、科學性和實效性。
二是優化師資,發揮保障作用。師資是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保障,培訓工作的師資隊伍由市統計局各專業科室業務骨干組成的,業務骨干具有豐富的統計工作經驗,同時定期參加國家統計局、省統計局等開展的專業培訓,具有較高的專業素養、教學水平與實踐能力。
三是以需為導,合理設置課程。今年計劃對1300家“四上”企業統計員分批分專業開展培訓。市統計局聚焦企業反映的統計業務問題,以需求為導向合理設置具有科學性的10個課程,包括工業統計專業培訓、能源統計專業培訓、建筑業業務培訓、房地產業務培訓、固定資產投資業務培訓、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培訓、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培訓、規模以上服務業培訓、統計法制培訓及勞動工資統計培訓。
四是精心設計,完善培訓課件。各專業精心準備課件,優化課件內容,重視課件內容邏輯性;使用鮮明字體顏色,突出課件重點;采用圖表文結合形式,直觀、形象地展示課件信息;強化對統計報表填報過程中容易出現錯漏的知識點的講解。
五是學干結合,注重培訓效果。堅持學考結合,在培訓結束后安排隨堂測試,試卷圍繞培訓重難點,以選擇題、判斷題及填空題為主,題量約20題,簡易而適量,進一步促進統計對象對培訓內容的掌握。此外,為改進培訓工作,設計了培訓評估表,通過對培訓班質量、培訓課程質量與培訓基地質量的評估,收集統計工作中存在的疑難困惑與建議,合理調整培訓內容。